社区有送餐团队
“王奶奶,菜来了,今天吃红烧肉吧!”她话音刚落,一辆装有保温袋的电动自行车停在合肥市蜀山区西园街道七里塘社区安和园老人王秀云家门口。虽然很难直起身子,但王秀云还是早早地站在楼梯口等候,看着那个熟悉的身影。身穿红背心的党员、志愿者张正翠停下电动车,熟练地从保温袋里取出一盒饭菜递给老人。饭盒里,一份肉、两份菜和米饭还在热气腾腾。 “这两天气温变化较大,请大家多注意保护身体……”
“七里塘社区位于合肥老城区,小区里有很多空巢老人、独居老人,由于生活不方便,一顿看似简单的午餐成了他们最头疼的问题。”为了改善80岁以上老人的膳食状况,提供营养膳食,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张霞自2019年起带头组建了萌萌爱心志愿者服务队。热心的退休阿姨也加入了帮扶老人的队伍,“这顿饭我们‘承包了!’”
早上七点左右,队长张霞就已经在市场忙着采购了,五花肉、千丈、芹菜、蘑菇等七八种时令菜肴,她都要仔细挑选。 “食材新鲜很重要,菜品都是当天买、当天做的。”随即,她开始联系队员集合,赶往社区厨房。从洗菜、选菜到准备,志愿者们分工默契。说到最关键的烹饪步骤,就由“厨师”张霞负责。 “队长做的红烧肉棒极了,软糯可口,吃过的老人们都赞不绝口。”张正翠告诉记者,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牙齿也不好。张霞特别注重菜品与口味喜好的搭配,尽量做到清淡可口。
临近中午,社区厨房热闹非凡,志愿者们忙着打包刚做好的饭菜。上午11点左右,午餐送到了老人家。 “平时,他们会分成两组送饭,也会在老人家里待上一段时间,聊聊家里的事情,关心一下老人的健康。往往回来的时候,天已经很晚了,但当我看到老人满怀期待的眼神和头发时,发自内心的微笑让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虽然很忙,但张霞觉得如果大家一起努力,这并不难。
微笑着,只为给老人送上一顿美味佳肴;风雨无阻,即使是大雨的恶劣天气。 “真没想到,下这么大的雨,他们还能按时送饭。”家住粤西洞村的程爷爷回忆,看到志愿者送餐时穿着湿透的雨衣,他既心疼又感动。 “退休后能够继续利用余力给老人送饭、陪他们聊天,我觉得特别有意义。”张正翠说,萌萌爱心志愿服务队义务送餐已经三年多了,每两周一次。一次。这支平均年龄超过60岁的志愿者队伍还是很有干劲的。目前,会员数量已增至13家,服务辖区30余名居民。
“手机一直在身边,有什么需要随时可以到。”一年365天都是如此,快乐“食”志愿服务项目的服务半径还在不断扩大。志愿者们在为老人提供精神安慰和情感支持的同时,俯下身子倾听,通过做日常琐事、聊聊琐事等方式收集老人的诉求,并及时反馈给社区,帮助提供精细化服务。从日常护理到节日慰问再到温馨陪伴……这种无微不至的关怀让老人如沐春风,为晚年增添了幸福感和安全感。
指尖上的小美好
手中的针上下飞舞,从开始到收窄,要编织上百次……在合肥蜀山经济开发区蜀鹿园社区中海园山社区活动室内,爱艺针织志愿者服务队志愿者关玲阿姨正在专心织毛线,一条色彩新颖、款式活泼的围巾已初具规模。和她一样热爱手工、敬业的居民很多都是这个团队的成员。除了免费为辖区居民编织毛衣、围巾、帽子等外,每周还开展公益培训课程,帮助调解邻里纠纷。关爱妇女,拓宽妇女儿童维权渠道,为居民排忧解难。
“书绿园社区是一个以商品住宅为主的综合性社区,这里住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两代人在一起总会有摩擦。”俗话说“清官难解家事”。调解家庭纠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对于同为志愿者、网格员的余泽锋来说,有一个巧妙的办法。 “在很多家庭纠纷中,婆媳关系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在处理此类问题时,我们必须找到根源,通过坚持不懈的开导来化解矛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解决问题。”夫妻俩能否重归于好,家庭恢复和睦。”
由于失去了妻子,该地区的居民包阿姨一度封闭自己,拒绝与外界交往。于泽风得知这个情况后,经常过来帮助包阿姨排解内心的压抑,陪伴她度过人生的低谷期。慢慢地,包阿姨的心敞开了,她愿意走出家门,去体验新的事物。在余泽锋的指导下,她不仅参加志愿服务、参与慈善编织,还利用自己的才能组建舞蹈队,教居民跳舞、锻炼身体,身边聚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邻居。
走访巡逻、劝阻不文明行为……余泽锋每天穿梭于社区各个角落,帮助解决各种问题。在书绿园社区的指导下,“指尖微关怀”妇女赋权志愿服务项目的志愿者经常与女姐妹坐在一起,回忆过去,谈论现在和未来,调解雇主与西方之间的纠纷,并在同时,将“双减”政策、“两癌”筛查救助等与妇女儿童密切相关的“政策礼包”送到居民手中,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
“爱”字破解了社区治理的关键点。连续三年,每年冬天,志愿者都会集中精力编织御寒面料,为当地特殊人群送去充满爱的温暖。如今,项目以“立足社区、面向家庭、扶危济困、互帮互助”为宗旨,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书绿园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开始聚焦妇女赋权、基层治理、邻里互助关爱。在其他方面也发挥了作用,累计服务群众1200人。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追随志愿者的脚步,加入到行动中。目前,该项目有32名志愿者。余泽锋觉得,这些点点滴滴的爱的积累,汇聚成更大的力量,可以给社会带来更多的温暖和美好。未来,“指尖微关怀”女性赋能志愿服务项目也将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女性朋友加入团队,积极参与基层治理、邻里互助等,践行“二字”初心爱”,凝聚“她”的力量,激活社区精细化治理的灵活“引擎”。
让社区成为幸福家园
志愿服务常被称为“温暖世界最美的风景”。在合肥市蜀山区,从发现居民需求到满足居民需求,志愿者出现在社区基层治理的各个环节。七里塘社区党委副书记曹海珍介绍,目前已组建11支志愿服务队。 “社区积极倡导,在志愿服务过程中,让每一位参与者都能切身感受到社区的温暖、邻里的温暖,推动‘让我做’变成‘我能做’和‘我会做’”推动志愿服务与社区基层治理融合。 “广大志愿者积极参与、主动出击,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更加熠熠生辉,让社区成为居民的幸福家园。”
志在心中,愿在行。如果有任何热量,就会有一些光。近年来,蜀山区志愿者队伍日益壮大。志愿精神渗透灵魂,体现善意。志愿服务日益成为蜀山人民的新潮流。截至目前,蜀山区已有志愿服务品牌60多个,超过12万志愿者活跃在基层,成为参与社会治理、服务民生的重要力量。 “志愿红”已成为蜀山区的“流行色”。
2019年以来,蜀山区荣获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百强”先进标兵8名、全省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十佳”优秀标兵4名、学雷锋“月度”标兵11名来自雷锋在全省的志愿服务。 “十佳”优秀标兵、合肥市雷锋志愿服务季“四个十”优秀标兵83名、合肥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竞赛奖26名。
未来,蜀山区将加强党建领导,深入挖掘整合优势资源,搭建更多志愿服务平台,提供更多支持,持续关注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难儿童以理论宣传、文化惠民、助学助教、健康环保、科普普及等为主题的活动,积极动员各类主体参与,促进正常发展提升志愿服务质量和水平提升社区志愿服务水平,长期赋能基层治理。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吴梦君通讯员叶飞孙玉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icfinance.com/html/tiyuwenda/7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