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不知,广州美术学院也有这样一群才华横溢的设计师,重新设计日常用具,颠覆我们的想象~
“面包”秤、“肚皮”存钱罐、“金鱼”时钟……堪称中国版“佐藤佐藤”。
01《储存尺子》
设计:范泽轩、陈秉瑞
这个设计确实很独特。它利用尺子本身的面积,通过突起来增加储物空间。
而且在划线的时候,凸起的部分可以让人们更好的固定尺子。
使用完文具后,用这把尺子盖住,桌面就会变得整齐,不需要额外的文具袋。
02《食用番茄酱罐》
设计:张梦莹
番茄酱是薯条的标准佐料,也是很多人的饮食习惯。
用土豆泥做成的罐子里装着番茄酱,不仅方便蘸番茄酱,而且最后还可以把番茄酱罐子一起吃。当饭菜吃完后,桌上的薯条和番茄酱就会消失。
03《随心所欲》
设计:张健、刘高伟
想要夹多少就夹多少,想要夹多高就夹多高。
定制的衣夹高度不再是固定位置,而是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调整,更加灵活实用。
04 《“Pa”——回形针收纳盒》
设计:陈秉瑞
这是一款回形针收纳盒设计,灵感来自美味诱人的甜甜圈。
该收纳盒内部包含磁铁,外部由硅胶制成。
扔下一把彩色回形针,回形针就会卡在你身上,就像在甜甜圈上撒上软糖豆一样。
当放在桌子上时,它就像一个色彩缤纷的“甜甜圈”,给生活带来一丝乐趣和活力。
05《盛开的存钱罐》
设计:王钰琪
印象中小时候的陶瓷存钱罐,要钱的时候就得砸碎,破坏力太大了。
现在取下这个存钱罐的盖子,罐子就会绽放成一个美丽的容器。所有的硬币都会展现在你的眼前,让人感到惊讶和满足。
恢复原状后可以重复使用,非常环保。
06《大师椅》
设计:刘高伟
乍一看,我还以为是某种包装。设计师利用吸塑技术,将大师的经典设计直接吸塑,形成带有经典设计影子的新形态。
顶部的空心可以将其像商品一样悬挂起来出售,并且还可以作为方便移动的把手。
无论是展示还是存储,都非常有优势。
07 “哎呀!” 》
设计:黄一凯
该设计的灵感来自于观察水中的鱼。鱼有时静止,有时缓慢游动。不经意间,时间就如鱼缸里的鱼一样溜走了。
设计了一个“钟表鱼缸”,一条红色小鱼化作一根“指针”,在几个数字之间来回穿梭。
我们摸不清鱼,也抓不住时间。很有哲理啊~
08《掌上雪》
设计:王钰琪
设计让生活充满诗意。掌雪,顾名思义,就是手掌上的雪。该设计将洗手的过程变成了雪花落在手心,然后自然融化、消失的过程。
肥皂盒的底部是金属制成的。握在手中的感觉越重,越能增强使用产品时落在手心的“雪花”的轻盈感。
09《软体重-秤》
设计:王钰琪
这种规模看起来就像是一大片吐司,让人只想咬一口。它以泡沫海绵和木质海绵为主要材料,赋予鳞片柔软、温和的特点。
将测量体重的过程从等待数字的“漫长”过程转变为压平松软“面包”的流畅体验。
这块瘪了的“面包”可以让我们真实的感受到自己身体的重量,让我们的体重的衡量更加直观和量化。
10《开场-存钱罐》
设计:赵洪川
这位才华横溢的设计师用真皮制作了存钱罐。真皮材料构成存钱罐的外壳。饱满的曲线让它看起来就像是“鼓鼓的肚皮”。
开口模仿了身体疤痕的缝合线,使存钱罐看起来像一个有包裹“皮肤”的生物。
当想要取出硬币时,可以用刀割断其腹部的缝合线,就像解剖装满硬币的肥大的肚子一样。
11《多面-时钟设计》
设计:邹琪、苗静怡
多用途时钟设计是长期主义者会喜欢的产品。
这款桌面时钟罩采用亚克力外壳,四个侧面印有不同类型的钟面,因此您可以把玩它并改变风格。
亚克力外壳既是产品包装,又是表盘。也可以拆下来,纯白色的时钟可以单独使用。
12《有意无意-蜡笔》
设计:奎诺斯
任何没有规定形状的物体都可以通过打破规则、打破固有印象来重新设计,比如这支球形蜡笔,它用不同大小的球体形成随机颜色的形状。
孩子们可以在纸上随意、不规则地移动,无论是握、推、拉、画还是拖,都会产生有意或无意的艺术创作。
13《章鱼海豹》
设计:范泽轩
章鱼印象巧妙地利用了章鱼的形状,设计得像邮票一样。生气时,它会吐出墨水来发泄情绪。
写日程的时候,满满的日程让我感觉越来越烦躁。章鱼印记上印着凌乱的线条,仿佛人的情绪也得到了宣泄。
14《培养尺寸意识的文具》
设计:卢中波
专为儿童设计的一套文具。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可能知道物体的大概大小,但很难形成对尺度的具体、系统的认知。
这套文具设计中的每件产品都有清晰的尺寸和角度标记。产品上的每个数字对应边长和角的大小,将尺寸和角度与文具结合起来。
在日常使用中,孩子们通过与产品的互动,逐渐形成对整个尺寸和角度测量系统的认识,从而更清晰地认识生活中的每一个物体。
15《虚幻扩散器设计》
设计:缪静怡、邹琪
这种扩散器设计利用了海绵的柔软、减震、多孔特性,海绵既可用作包装衬里,又可用作扩散器本身。
将香薰液喷洒在扩香器表面,通过小孔扩散,使香气更加芬芳迷人。
海绵的多孔性同时创造出虚实之间的美丽变化,犹如迷人的芳香,虚幻空灵。
16、“触摸”
设计:刘高伟
这是手电筒的设计。当你打开手电筒时,它会显示出手掌的形状。
当这只手掌在不同物体表面移动时,就会呈现出各种光影变化。
光影代替了身体,让我们在精神上感觉自己仿佛在触摸物体,让我们可以触摸到风,触摸到树木,触摸到身体无法触及的东西。
17《一只耳朵》-钩子
设计:范泽轩、周慧敏
“把你的眼镜挂在你的耳朵上、你的口罩上,我的耳朵上挂着你的书包和外套。”
耳朵的自然形状被用来思考悬挂物体的功能,也可以不断提醒记住携带某种物体。
18《鼻-中药杯》
设计:王超
从小生病喝药的经历让无数人头疼,因为中药太苦了。杯柄设计成鼻子形状。当你捏着“鼻子”喝药时,中药的味道似乎被吸收了。削弱一点。
药再苦,还是要捂着“鼻子”喝下去。
“鼻子”与鼻子的状态有着微妙的关系。旨在以幽默有趣的方式表达我们喝中药时的状态。
19、《绽放》
设计:周文标
为什么水彩颜料只是无聊的正方形?用水彩颜料制作花朵,让孩子们尽情地画。
它不再是管状的颜料包,而是做成了花瓣的形状,让我们在绘画的时候能够得到更多的灵感。
20《门口的28大酒吧》
设计:周景辉
你还记得28杆车铃吗?这是一个很有年代感的设计。将其设计为门铃,给人一种复古的感觉。
门外二十八口大钟的声音响彻整个庭院。我一下子就听到了,仿佛回到了1960、1970年代。
21、“不能停下,不能放手”
设计:范泽轩
《Can’t Stop》是葡萄酒爱好者沉迷于酒精的真实写照。它幽默地表达了人与酒的关系。它的形状消除了将其放置在平坦表面上的可能性。
《爱不释手》幽默地反映了人们在宴会场景中喝酒、交谈的状态。
“停不下来”拿着下面的球,不自觉地摇晃着杯中的红酒,人与人之间的谈话变得有趣起来。
光美这些学生的设计比上一个更精彩。它们不是宏伟的设计,而是让生活中的小事充满诗意。它们不再是千篇一律的复制品,而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艺术的艺术”。
网友看完后纷纷呼吁量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icfinance.com/html/tiyuwenda/7221.html